完片担保,中国影视生态链的必要一环

2015年,中国电影收获了440.69亿元的总票房。在投资不断涌入的势头之下,电影能否如期完成制作,成为电影行业的重要风险节点。

“民间投资不仅非常有限,而且也无助于整个电影产业的升级。”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许均华表示。许均华曾有数十年金融从业经历,并一直高度关注着国内影视行业的发展。根据他的观察,中国的电影要上档次,要向发达的欧美国家看齐,稳定且规范的金融资本是不可缺位的。他认为,对于高投入、高风险的电影行业而言,金融资本的杠杆可以帮助其降低风险,并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优化。

金融资本很谨慎:制片环节是个“黑箱”

目前中国的电影投资主要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大部分国有中小电影制作公司则依赖国家相关电影基金资助。国家政策虽大力鼓励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但收效甚微。目前只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的少数几家银行介入电影业。由于抵押文化盛行,国内银行业偏爱大制片企业和名导演拍摄的国产大片,中小制片商则很难获得金融贷款的直接支持。

许均华进一步解释,制片环节对于投资者而言就像是一个“黑箱”,投资者只能看到投入和产出的值,制片的过程却是不透明、不可控的,从而难以保证投资的收益。在这种情况下,电影投资完全变成了一种赌博和投机,因此,将资金安全性放在首位的金融机构不愿为之。

如何跨越金融资本和电影行业的“不信任”鸿沟?许均华表示,国外成熟的电影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制约监督机制,即完片担保制度。

好莱坞范本:电影工业守护神

完片担保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好莱坞片场,目前已成为好莱坞电影制作的一个必备环节。完片担保模式甚至与完整的预售制度、版权与数字媒体市场、独立的第三方分账机制一起,被视为好莱坞电影产业好莱坞独步全球的“法宝”。在美国,每年有50%~60%成本超过200万美金的独立制片都是使用完片担保完成影视制作的。

完片担保并不能保证一部影片的盈利能力,而是担保一部影片能够在预算内按期完成,从而降低了影视投资的风险。同时,区别于“完片保险”(完片保险主要承保拍摄电影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完片担保是一种融资性担保产品,用以规避影视制作风险,保证投资人所投资的影视产品能够符合前期约定的内容和形式要求,且如期按预算交付。

完片担保带来直观的变化

严格来讲,完片担保是一项实操性很强的电影产业专业服务,具有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首先,一部筹拍电影具备怎样的投资品相,有着事无巨细的标准模板。一旦完片担保公司介入项目,公司专员会从剧本、主创、预算明细、导演台本、概念图、测试片和工作进程表等多方面预审和评估,务必确保每一条细节都符合工业标准。其次,在拍摄过程中,担保方会为投资人提供一个资金监管账户,并根据制片方定期提交的进度报告和费用报表来随时管控资金流动及拍摄进度。担保方还会亲自监督拍摄进程,也可能会去片场或外景地视察。最后,在拍摄完成后,担保方还会要求制片方定期提交最新进展报告及费用报表,用以监督后期的制作过程。

通过引入“完片担保”,投资者实际上为制片方设定了一套严格的制片管理流程,确保影片规范运作,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片发行成功的防护网。作为回报,完片担保公司一般向电影投资人收取影片拍摄预算的5%~6%作为担保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