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如何发展?关键是这一点

         作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中心,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补链强链的脚步。
         4月28日,“智能协同,湾区制造——新时期大湾区供应链创新展望暨宝洁湾区大学项目启动”主题论坛活动在广州举办。广州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是广州完善供应链体系,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创新发展的一次积极尝试。
         自2018年6月获批成为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广州围绕补链、稳链、强链、控链,开展构建“链长制”促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截止到2020年11月底,9个试点项目共完成投资74266.83万元。
4b90f603738da977e1f57d34465f93118718e3eb

        粤港澳大湾区供应链未来应如何发展?多位参会嘉宾在主题论坛中均强调,协同发展是关键。

        暨南大学教授、广东省物流与供应链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海权表示,受疫情影响,这两年供应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链的优化成为一个关键点,物流数据的建设优化以及培养核心企业和公共建设智慧商业生态体系,也成为当前的重要命题,“链长制”就是在这种挑战之下应运而生。   
“链长制”,是指择定地方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通过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甚至省市政府一把手担任“链长”,以“补链”“强链”为目标的一系列制度设计。目前,浙江、江西、山东、广东等省份已开始全面推行。
         “目前广东对供应链的认知还不够深刻,很多人还把物流等同于供应链。要认识到,市场在哪里,设计就在哪里,这就是供应链的源头。”陈海权认为,聚焦现代供应链的实践,提升传统管理水平,要致力构建三个能力,分别是传统资源配置能力,国内国际供应链服务能力,以及供应链核心技术能力。
         宝洁大中华区供应链副总裁江蓉则从企业实践角度提出了三类核心能力,首先是基础能力,包括进销存的相关理论实践,这些内容并没有随着零售业态的变化而发生根本性变化,至今仍是供应链管理运作的核心;其次是新能力,包括新技术、新模式、新结构,推动数字化转型;最后是软实力,包括领导能力和推进数字化文化的能力。
         陈海权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以广州为例,在供应链协同发展上,有以物流企业为供应链一体化服务的模式,以及以制造业企业为主的供应链核心主导的模式。针对前者,目前供应链服务发展缺乏有效的连接,整条链条上协同融合不到位,也缺乏供应链的综合服务品牌。而针对后者,当前仍然缺乏“链主”企业,另一方面,“链主”与其他企业之间协同性也不够,对新兴数据技术应用不充分,因此智能协同非常重要,一旦“链主”可以把上下游企业带动起来,届时,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也会融入进来,从而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和调控能力。
        第一财经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截止到2020年底,通过“链主”辐射的共建单位已经达到45家,通过共建单位辐射延伸的企业超过100家。下一步,广州将以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建设为基础,制定重点供应链服务企业认定办法,培育壮大一批现代化供应链服务示范企业。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所长、广州市十四五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项目负责人李箭飞在论坛上透露,在政策保障方面,将加快编制广州市“十四五”供应链体系规划并实施,之后还会出台关于企业供应链发展的实施意见,此外还有一系列行业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在营商环境方面,则会进一步加强对招商政策的支持。
(图文来源第一财经官方帐号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